行业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交流

【万佛华侨陵园】战“疫”之下的代客祭扫、传递陵园温情

来源: 作者: 日期:2021-01-17

同心战疫,服务清明

——北京市万佛华侨陵园服务掠影

用心做好,让客户满意

如果你初次见到尹盼盼,你一定无法无法相信这个看上去20多岁的帅小伙而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但是,当你跟他交谈过后,或者目睹他的服务过程,你就很容易把他与“父亲”这个神圣的称谓联系起来了。是的,他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严谨细致、耐心诚恳、热心温暖,责任担当,正是一位“父亲”在生活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客户张先生要为亲人定制三周年的祭祀服务,找到了尹盼盼。为了能更精确地传达客户对亲人的情感,让仪式隆重而不失温情,他多次与张先生电话沟通,了解逝者生平信息和重要细节。他反复修推敲仪式主持词,一遍一遍地修改,一次次演练,请同事们观摩指导,最终成形。三周年祭奠结束后,张先生特意来到业务大厅,对工作人员说:“本来我以为只是一个仪式,走个过场,但他真的太用心了,简直把工作做到了极致,看到这份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主持词,我们家属真的很感动。”

客户张阿姨清明前夕要来扫墓,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在园区逗留太久,所以张阿姨选择了单次的墓碑保洁服务。头天下午,尹盼盼就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把张阿姨家的墓地收拾地干干净净,还给张阿姨发了照片。天有不测风云,谁知晚上又下了场雨,尹盼盼想着张阿姨今天一早要来扫墓,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又独自上山把张阿姨家的两块墓碑擦得一尘不染。上午张阿姨过来扫墓,看到收拾的如此干净整洁的墓地,擦的铮亮的墓碑,激动地说:“本来以为昨晚下雨会把墓碑弄脏,但没想到他这么早就起来帮我们把墓碑擦得这么干净,工作做得这么细致,真是服务到家了。”清明后,张阿姨特意为盼盼送来了锦旗。

他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次服务:每次安葬前,他都将服务和整个安葬流程在脑海中演练一遍,把客户准备的随葬物品全部清点一遍,他会提前试一下灵盒与棺椁大小是否匹配,他每天坚持6:30之前到岗,和小伙伴们一起把当天安葬所需的鲜花等祭奠用品送往墓区布置妥当。

尹盼盼说,对我们工作人员来说,礼仪服务每天都做,这一生可能有成千上万场,可是对客户来说,亲人的送别,这一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把每一次服务都当成唯一的一次,用心做好,让客户满意。

用声音传递大爱

“大家好,这里是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活动《一封家书》栏目,我是主播爱玲,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封护士妈妈写给宝贝的信......”

一部手机,一部iPad,手机用来录音,iPad用来看稿。晚上8点以后的卧室,门窗紧闭,这就是主播爱玲的“录音棚”。

自从2月初加入中国生命协会心理健康委员会组织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志愿活动以来,每天晚上,她都要在“录音棚”忙碌到深夜。这一封封浸透着爱和思念的家书,一次次的让她热泪盈眶,她深知,这些文字对于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意义,这是人间最暖的牵挂,更是医护人员补给能量的源泉。正因为如此, 一篇十几分钟甚至的稿件,她愿意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十遍、二十遍地反复录,力求以最完美的声音和情感状态把这份牵挂和力量传递到医护人员的心中。白天,她还要跟栏目组的其他同事们收集稿件,一字一句地校对并进行修改完善。虽然早孕带来强烈的不适常常让她提不起精神,但是一想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在忘我地与病毒战斗,想到医护人员在听到家书反馈回来的感激感动的时候,她觉得多累都是值得的。那种从内心深处涌上来的踏踏实实的、沉甸甸的获得感,让她觉得无比地快乐和幸福。

2月到4月,她先后编审《一封家书》50篇,用她温暖动听的声音给予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极大的心理疗愈,她本人也获得中国生命协会2020年“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活动荣誉嘉奖,被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平常的这点爱好,我的声音,能在这样的时候给那么多人带来安慰,”当我们问及公益主播这个事情的时候,爱玲这样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在做好公益活动的同时,她也时刻不忘本职。疫情期间,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抗击疫情的防控工作要求,及时汇总上报公司情况,每天统计单位同事们的身体情况,统计离京返京人员的隔离情况,特别是每天与远在湖北疫区的同事保持沟通,这些琐碎的工作也都落在了爱玲肩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待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她都一丝不苟,从不懈怠。

向这位热心公益的普通殡葬员工致敬!

像家人一样贴心

万佛业务部美女云集,杜东坡是唯一的一名男性业务员。别看他外表一副憨憨的大男孩模样,实际上热情又细心。作为业务员中唯一的男同志,平日脏活累活冲锋在前自不必说,疫情期间,他自然也承担起了户外风吹日晒最艰苦的工作,即在公司门前区执勤站岗,负责查验客户预约码并检测体温。虽说三四月份气温不算太高,但从头到脚的严密防护服令体型偏胖的杜东坡苦不堪言,在户外的阳光下,不到两个小时他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由于防护服穿脱不便,易造成损坏,他刻意减少喝水次数,避免去卫生间,他说防护服坏了还要再换新的,现在防疫物资紧缺,自己能省就省,在工作期间他始终保持紧张状态,严格遵守公司防疫规定,直到下班时间在脱去防护服那一刻他才能真正放松。

有一天周末快下班时,一位老大爷刚刚祭扫完准备回家,走到大门口时走不动了,倚在公司大门口的桥栏上喘气。准备收工的杜东坡见此情况立刻上前询问,老大爷说,预约今天来祭奠已故的老伴,赶上子女都有事来不了,自己腿脚又不好,坐这儿歇会儿再走。

杜东坡见状,立刻找了把椅子搬过来让老大爷坐下歇脚,并嘱咐老人就在原地休息等十分钟,说完就转身走了。没过一会儿,他开着自己的车到门口,爽朗的跟老大爷说:“大爷,我下班了,走,我开车送您回去!”老大爷连连表示感谢,说万佛的工作人员就像家人一样贴心。

盛开在花朵里的温暖

“会云,明天安葬用的花准备好了么?”中午的饭桌上,主管张经理轻声问起。明天安葬的是一个艺术墓,仪式比较隆重,所需花品繁多。

“来宾用的花束都准备好了,碑前的主花还没准备好,我还得再琢磨琢磨。您放心,下午肯定能完成。”三口两口把饭吃完,云姐就匆忙往花房赶去。

上午,她已经测量了墓碑及碑座的实际尺寸,基本的花材她也心里有数:她打算用栀子叶和康乃馨为主要花材来装饰整个墓碑四周,栀子叶象征着永恒和守候,康乃馨则寓意爱和关怀;主碑用百合、玫瑰、和兰花来装饰,百合象征着美好的祝福,玫瑰象征对逝者的尊敬,而兰花则寓意高洁和幸福。可是,她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

云姐找出了她的“工作秘籍”——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本本”。她本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却因为想要更加的了解客户的想法而拿着本子与笔去主动沟通询问,不知是哪天,小小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还用不同颜色做着标注。她找到了明天这位客人的信息:逝者生前最喜欢紫色。对,应该把康乃馨全部换成紫色的,另外配花也要把情人草换成紫色的勿忘我,花型也要做适当的调整。

“咔嚓,咔嚓,”熟悉的剪刀协奏曲又一次在花房响起。第二天所需要的花品刚插好,预定的花材也送到了,堆了满满一屋子。每一种花先清点好数量,再一一整理,有的需要剪枝,有的需要泡水,有的需要放进冰箱,还有的需要放进特殊的容器保鲜。一样样收拾利落了,又开始给花儿们修枝、剪叶、换水,制作好的花品还要进行保湿、保鲜处理,然后收拾“残局”,把桌子、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花房收拾地整整齐齐。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个平凡的插花员工,用她精湛的的花艺与精益求精的态度传递着生者与故人之间的情感,用美丽的鲜花搭建了两个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份工作,看似普通,实则不凡。